无性恋:这个术语的含义

by Flo

“无性恋”在定义上有时难以理解——这不仅因为它不是一个明确界定的类别,而是一个光谱。无性恋不等同于禁欲或情感麻木,而是指一种被认可的性取向。

无性恋:定义的真正含义

无性恋是指对他人持续或永久地缺乏性吸引。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无性恋者不进行性行为或不建立关系——相反,他们只是很少或根本不会对他人产生性欲。无性恋涵盖一个广泛的范围,包括各种体验和感受。常见的子类别包括:

  • 半性恋:只有与另一个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后才会产生性吸引。

  • 灰色无性恋(灰无性恋):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感受到性吸引。

  • 性积极无性恋者:一些无性恋者虽然不感到性吸引,但对性持积极或中立的态度,并可能出于其他原因偶尔进行性行为。

  • 无浪漫恋: 无论性感觉如何,无浪漫倾向都描述了缺乏浪漫吸引力——它不是无性恋的一种亚类型,但可能会同时出现。浪漫和性取向是不同的层面。例如,一个无性恋者可能有异性恋、同性恋或无浪漫倾向。

  • 无性恋是 LGBTQIA+ 群体的一部分,是该词首字母缩写中的“A”,其他身份包括女同性恋、男同性恋、双性恋、跨性别者、酷儿和双性人。无性恋是一种合法的性取向,不是一种障碍或疾病。据估计,大约 1% 的人口可能是无性恋者。

无性恋并不一定意味着禁欲

一个普遍的误解是,无性恋者原则上不会发生性行为。事实上,无性恋者可能发生性行为的原因有很多,即使他们没有(或几乎没有)性吸引力:

  • 生育和计划生育:一些无性恋者尽管没有性吸引力,但仍然选择发生性关系——例如,为了生育和计划生育。例如,周期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监测周期来帮助实现生育愿望。

  • 伴侣之间的感情或亲密关系:对于无性恋者来说,性也可以是一种表达伴侣之间感情和亲密关系的方式——与自己的性吸引无关。

  • 想为伴侣做点好事:有些无性恋者为了给伴侣带来快乐,考虑对方在恋爱关系中的需求而发生性行为。

  • 无性恋是指缺乏性吸引,并不一定意味着行为或实践。有些人过着禁欲的生活,有些人则不是。重要的是,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幸福感来决定在性方面走多远。

无性恋:不要与禁欲或独身混淆

无性恋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决定,而是一种性身份。这与独身或性禁欲不同。

  • 性禁欲: 性禁欲是指自愿放弃性行为,无论自己是否感到性吸引。

  • 独身:出于宗教原因而永久放弃性行为与独身相伴。

  • 无性恋者并非选择自己的性取向,而是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这种取向。因此,这并不是一种暂时的行为,而是他们身份的一部分。

社会对待与偏见

尽管在媒体和社区中的可见度越来越高,但无性恋仍然经常被误解,甚至被病态化。社区意味着共同交流、相互支持,以及不孤单的感觉。无性恋者经常面临的偏见包括:

  • 一些无性恋者感受到社会压力,认为“必须”发生性行为。例如,这种压力来自恋爱关系、媒体形象、社会期望或社交圈中的评论,如:“你只是还没遇到对的人”或“性是人生的一部分”。

  • 他们有时会面临“有问题”或“压抑”的指责。

  • 有时,即使没有医疗上的必要,他们也会被建议接受治疗或服用药物。

  • 无性恋不是疾病,不需要治疗。它与其他性取向一样自然。

  • 可见性和社区活动:近年来,许多网络、组织和在线论坛应运而生,为无性恋者提供交流平台。AVEN(无性恋可见性与教育网络)等平台为交流提供了空间。在 LGBTQIA+ 运动中,无性恋也通过象征无性恋光谱的黑色、灰色、白色和紫色的骄傲旗帜变得更加可见。

Related Articles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