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
深度伪造内容是指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视频或图像,您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对人类面部或声音进行篡改,使其看起来以假乱真。从法律角度来看,此类创作具有极高的敏感性。
制作深度伪造:软件可以制作什么
深度伪造在朋友之间玩玩挺有趣,还有可能成为网络流行语。如今,它们看起来非常真实:视频中的人物说出了现实生活中从未说过的话,人物出现在从未去过的地方。以前只有好莱坞才能做到的事情,如今借助免费软件就可以实现。尽管如此,尽管这种技术令人着迷,但它不仅功能强大,而且在法律和道德方面也非常敏感。
- 深度伪造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操纵图像、音频或视频素材,将一个人替换成另一个人,或模拟出逼真的效果。最著名的深度伪造是,在视频中使用真实人物的面部或声音,使其看起来像是在说或做某些事情。
- 其背后的技术基于神经网络,尤其是所谓的生成对抗网络(GAN)。借助这些工具,即使没有技术知识的人也可以制作深度伪造。例如 DeepFaceLab、FaceSwap 或 Zao 应用程序。
- DeepFaceLab 可能是最著名的开源深度伪造工具。它提供高度的灵活性,但界面复杂,非常适合具有技术背景的经验丰富用户。FaceSwap 是一个开源项目,界面更适合初学者。
- 中国应用程序 Zao 可以在几秒钟内交换电影场景中的面孔。它非常易于使用,但数据保护政策存在疑问。
- Reface、DeepSwap 和 Deepswap.ai 是商业性的云服务,用户界面清晰。它们可以免费或订阅使用,在几分钟内完成脸部交换。请仔细阅读隐私政策和使用条款。
- 要制作深度伪造视频,请收集您想在深度伪造视频中使用的人物的图像或视频。您收集的图像或视频越多,效果越好。
- 使用选定的软件将图像中的人物脸部分离并进行分析。选择一个目标视频或目标图像,将该人物的面部插入其中。
- 使用该软件,您可以将该人物的面部插入目标视频或目标图像中,并进行调整。
深度伪造的危险与法律规定
深度伪造可以作为私人娱乐,但遗憾的是,它也可以被用来传播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,即所谓的“假新闻”。这不仅会导致诽谤,还会导致政治操纵。因此,全球范围内对深度伪造的法律管制越来越严格。许多国家,包括德国,都颁布了专门法规,以遏制侵犯个人权利、网络欺凌和政治虚假信息。
- 因为还有一种危险,即深度伪造技术可能会被用来将某人置于色情或尴尬的境地,这可能会被视为侵犯隐私。
- 在德国,根据《艺术作品版权法》第 22、23 条以及《基本法》第 1、2 条,个人形象权受到保护。未经当事人同意传播深度伪造内容,可被视为侵犯个人权利、诽谤甚至身份盗用。
- 未经同意进行色情或政治操纵是特别禁止的,否则可能会面临民事和刑事处罚。
- 允许在艺术、讽刺、模仿或新闻报道中制作深度伪造。但在奥地利等一些国家,正在考虑制定法律来规范和禁止深度伪造的制作和传播。但这可能会影响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。
- 在制作和传播深度伪造时,必须以负责任的方式行事,确保它们不会被用来伤害或损害他人。在深度伪造中使用他人的面部或声音之前,请务必征得其明确同意。
- 此外,您还应确保深度伪造的来源明确标记,以提醒观众这是经过处理的内容。
- 即使您是在私人场合或出于娱乐目的使用深度伪造,也应进行明确标记,这是道德要求。观众应该能够识别这是人工制作的媒体。这不仅保护了对方,也保护了您自己的信誉——例如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。
- 现在也有足够的手段来识别深度伪造。微软视频验证器、Deepware 扫描仪、英特尔的 FakeCatcher 或社交网络中的 AI 过滤器等工具可分析像素变化、光反射、眨眼行为和其他数字操纵迹象。这些工具有助于识别伪造内容,并促进数字时代媒体素养的提升。